美育不是“审美教育”的简称 | 争鸣

发布时间:2023/12/18 18:14:44 来源:沈阳吉他老师 发布:刘巍 阅读:


“美育”是当前的热门词汇,在艺术学科尤其如此。这不,手头几篇论文的题目中都有“美育”字样。这也好,我们的关注重心由“教音乐”转为“美育”,可谓学术的跃迁。


然而,认真看下去,却不免要为美育捏一把汗。因为,无论是面前的论文还是我所了解到的艺术课堂,都往往将“美育”等同为“审美教育”,音乐美育随之也成为了“音乐审美教育”,随之“提高音乐审美素养”成为音乐美育当仁不让的核心。


然而,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吗?


我们首先来看看“审美”一词的涵义。中国古代并无“审美”一词,和很多现代汉语艺术词汇一样,“审美”乃是日文的直接移用。日文“審美”一词虽然借自汉语,但在日语文化环境中的长期使用之后,无论发音还是内涵都和汉语“审美”有着明显差异。


汉语“审”字有“仔细察看”之意,但美育绝不能停留在细察。简而言之,美育至少包括感美、立美、创美三个层面。感美又可分为感受美和判断美两个方面,中文“审美”大致可以对应“审察-判断”这个层次。而“判断”又联系着知性、理性。如果说在柏拉图直到康德、黑格尔的时代需要凸显理念、理性的话,那么在今天的学校我们却更需要凸显感性、体验。毕竟,在柏拉图、康德、黑格尔周围的世界是感性冗余而理性不足,但在今天的学校,形势早就发生了逆转,是理性冗余而感性不足。君不见现在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时间都深处横平竖直的“秧田式”教室,唯知识、理性、大脑左半球马首是瞻,身体以及感官感受被忽略。在此情况下,还在强调理性的、分析的审美而忽视学生具身的、体验的感美,拒绝用感性来摇曳理性,并不适宜。


何况,美育还需要立美。音乐美育不在谱面上,也不仅是看别人进行音乐表演,而要能参与进来,能立体化、直观地做出来、展示出来。借鉴音乐美学家赵宋光的说法,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作品和自身”。立美是不同的“美的体验”,并且通往“美的向往”,通过立美活动,学生对美的感受自然也更为深刻、丰富。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创造想象”更是成为美育的重要目标,亦即是说,美育必须涵盖“创美”。如果说立美尚属二度创造的话,那么创美无疑是一度创造。艺术学科很多师生都说自己在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但我们仔细研读了这一重要美育文件吗?此文件开宗明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已经明确指出美育不仅是审美教育。美育还是情操教育、心灵教育,“意见”还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特别指出,美育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音乐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活力吗?当然能,但也并不是“必然能”。如果音乐美育停留在窄化和矮化的审美教育,甚至主要以教师讲解的方式来开展,又何来“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我也有孩子,我也关心孩子的美育。如果要问我更关心美育的哪种功能,那么毫不犹豫,我的答案首先是“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然后是“温润心灵”(其涵盖了“陶冶情操”)。至于审美,我关心的不是“提高审美素养”,而是“审美包容”。远的,有法国布尔迪厄在名著《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中指出,审美素养往往是为了社会阶层的区分,不过是为了维持虚荣,并往往充满暴力;近的,有中国流行音乐人庾澄庆和音乐教育学家郭声健的“还好你没学过音乐”,因为在学校学了一种标准音乐却往往会排斥其他丰富多姿的音乐。


在提高审美素养的时代,艺术课程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或正面或负面。但在美育时代,艺术课程的“垄美”之势已经被打破。《中国教育学刊》2022年第3期设立的“普通高中教学审美化转型研究专题”,目标即是让所有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协同感美、立美、创美的过程。美育,不仅是艺术课程的美育,而是全学科、全过程、全方位的美育。


并且,美育也并不局限在自身内部,而要主动和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联手,此即“五育融合”。对德、智、体、美、劳进行区分是为了认识的细化和深化,避免囫囵吞枣,但育人的方式需要综合多种方法途径,育人的目的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美育不仅是艺术课程的事儿,艺术教师也要做点儿德育、智育、体育以及劳动教育的事儿。音乐教师也不应该被专业束缚,为了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温暖的共情力、坚韧的内驱力、灵活的思维力、持续的创造力,我们必须不拘一格。


美育不是“审美教育”的简称,它有更为高远的追求、更为广阔的舞台,和更为多样的工具箱。










文章评论:

 以下是对 [美育不是“审美教育”的简称 | 争鸣]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