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玩吉他的朋友都有这样的困惑:每天花大量时间练习音阶,各种指型、调式都练得滚瓜烂熟,可一到即兴演奏,大脑就一片空白,弹出的东西干巴巴的,毫无内容可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背后有几个关键原因。
音阶练习不等于音乐积累
音阶练习只是音乐学习的基础环节。它就像盖房子的砖块,虽然必不可少,但仅有砖块可盖不出漂亮的房子。
我们练习音阶,大多是在机械地重复手指动作,熟悉不同音程和指型。但音乐是丰富的,它包含旋律、节奏、和声、情感等诸多元素。
如果只专注于音阶的弹奏准确性,而不去积累音乐素材,比如经典旋律、和声进行、节奏型等,那么在即兴时,就很难从脑海中调取有用的音乐信息,自然弹不出有内容的东西。
缺乏对和声的理解
和声是音乐的骨架,它决定了音乐的走向和色彩。很多人在练习音阶时,往往忽略了和声与音阶的紧密联系。不同的和声背景下,同一个音阶的音符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和效果。
例如,在C大调中,C音作为主音,有稳定、结束的感觉;但在G7和弦中,C音是七音,会有一种紧张、需要解决的倾向。
如果不了解这些和声知识,在即兴时只是盲目地弹奏音阶音符,就无法根据和声的变化来调整演奏,弹出的旋律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没有逻辑。
比如,在一个小调的即兴中,如果一直用大调的音阶感觉去弹,就会与和声不协调,听起来很奇怪。
没有建立自己的音乐语言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达方式,这就是音乐语言。练习音阶只是让我们掌握了基本的发声工具,但要形成自己的音乐语言,还需要大量的实践和思考。
很多人在练习音阶后,没有去尝试将不同的音符组合成有意义的乐句,没有去探索属于自己的演奏风格。
他们只是模仿别人的即兴片段,而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音乐逻辑和情感表达。这样,在即兴时就会缺乏个性,弹出的东西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特色。
就像说话一样,如果总是模仿别人的口吻,而没有自己的想法和表达方式,就会显得很平淡。
忽视节奏的变化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它能让音乐充满活力和动感。在练习音阶时,很多人只注重音符的准确性和连贯性,而忽略了节奏的变化。
即兴演奏中,丰富的节奏型能为音乐增添很多色彩。比如,使用切分节奏可以让音乐更有律动感,使用三连音可以增加音乐的紧张感。
如果一直用单一的节奏来弹奏音阶,即使音符弹得很准,也会让音乐显得单调乏味。
例如,在布鲁斯风格的即兴中,典型的shuffle节奏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如果不掌握这种节奏,就很难弹出地道的布鲁斯感觉。
缺少即兴实践的机会
理论知识学得再多,如果不付诸实践,也是纸上谈兵。很多人在练习音阶后,很少有机会进行即兴演奏的实践。
即兴是一种需要不断尝试和犯错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才能逐渐提高即兴能力。
如果只是一个人闷头练习音阶,而不去和其他乐手一起即兴、交流,就很难感受到即兴的乐趣和挑战,也很难将所学的音阶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比如,参加即兴演奏的聚会或者加入乐队进行排练,都是很好的实践机会。
练习音阶是吉他学习的重要一步,但要想在即兴演奏中有内容、有表现力,仅仅练习音阶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需要积累音乐素材、理解和声知识、建立自己的音乐语言、注重节奏变化,并且要多参加即兴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即兴的舞台上自由发挥,弹出属于自己的精彩音乐。
希望每一位玩吉他的朋友都能认识到这些问题,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即兴演奏变得更加丰富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