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tar.com》封面故事|凭借FullerTone,Eastman跃身入门级电吉他新一线

发布时间:2025/8/26 20:47:57 来源:沈阳学吉他 发布:刘巍 阅读:

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Eastman公司已从电吉他行业的边缘玩家一跃成为市场上最具创新、最令人印象深刻,和最具性价比的乐器制造商。




Eastman公司堪称过去十年间一匹真正的黑马:以高品质的乐器挑战了人们对中国制造的过时偏见,赢得了全球音乐家的广泛青睐。




如今,该品牌正以FullerTone系列颠覆入门级市场——这款乐器将品牌过去十年积累的电吉他经验与技术,应用于其迄今为止最为亲民的产品中。成果令人瞩目。





事实上,Eastman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倪骞先生从未计划过要成为吉他制造商。作为一名古典长笛演奏家,倪骞于1992年创立了伊士曼弦乐公司(EastmanStrings),最初的想法是以更具优势的价格在中国生产高质量的提琴。




“我当时没有具体目标,”倪骞坦言,“我只是想看看事情会如何发展。我热爱音乐,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尝试做点什么。”  




接下来的几年里,Eastman迅速扩张,在第一个十年结束前便开始生产曼陀林和拱面吉他(Archtop)——颇具巧合的是,公司正沿着百年来许多美国标志性电吉他品牌走过的道路前行。




“Eastman的起步方式与所有老牌吉他公司如出一辙,”Eastman吉他市场总监

Pepijn ‘t Hart指出,“走的是一条艰难的路,而非捷径——采用手工雕刻面板和榫接的琴颈结构。”




艰难之路




走上这条艰难之路意味着挑战现状。传统认识里,中国吉他只是美国品牌低成本生产/代工的手段。




“大多数人将中国视为廉价制造基地,但实际上,中国拥有极高的技艺水平和工艺水准,”倪骞断言,“很多人只看到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但廉价并不等于低质量。”




当Eastman制作小提琴之初,从未想过在制作中取巧,而是认真地沿用低效率的传统工艺,注重培养专业技师——由于结构上的相似,Eastman很快开始制作拱面吉他。在此期间,倪骞与美国制琴师Otto D’Ambrosio结识,D’Ambrosio回忆说,不久后,倪骞“突然”给他打电话,并向他提出了“令人应接不暇”的吉他制作问题。



D’Ambrosio很快意识到,该品牌所坚持的生产理念将为吉他制作带来非常大的好处。从Eastman的北京工厂就可看出这一点——该工厂如今负责生产Eastman大部分电吉他和爵士吉他的生产。 “工人们早已具备了手工制作的能力的实践经验,”D’Ambrosio回忆说,“那是真正吸引我的地方:在当时的环境下,看到如此精湛的技艺。”





一切尽在掌握




正是这种扎实的基础,帮助Eastman在2016年成功涉足高级实心电吉他领域。他们的乐器(Eastman SB59V)明显汲取了经典设计的灵感,但凭借其精湛的工艺、细腻的处理和统一的品质,让媒体将其誉为“巨人杀手”。但在这背后,并非如许多人所想象的那般一蹴而就。




“多年来我听过无数次这样的说法:‘哦,又有一家新工厂成立了,将成为你们的强劲对手’,”Pepijn解释道,“并非自夸,但我们知道这不可能。因为自1992年,Eastman便开始手工制作小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而你不可能一夜之间召集200人,同时拥有精湛的手工技艺——这根本不可能!”




“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勤勉敬业的工匠文化,”倪骞表示认同,“关键在于精益求精的工艺传承。我们的乐器由专业团队打造,每位成员都是各自领域的大师。某种程度上,这就像Stradivari(传奇提琴制琴师)在克雷莫纳的做法——向最顶尖的工匠学习。”




原创的设计语言




Eastman第一代实心电吉他的成功震撼了整个电吉他界,但他们接下来的动作——独特的原创设计——却让许多品牌感到困惑。对此,如今担任Eastman吉他首席设计师的D’Ambrosio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2019年,Eastman推出了Romeo,一款薄腔半空心电吉他,是该品牌首款完全原创的设计。这款吉他原本是D’Ambrosio长期酝酿的拱面吉他项目,直到倪骞的介入才得以面世。




“我没有给予Romeo应有的关注,”Pepijn说,“倪骞在车间看到原型后说,‘哦,这就是我们电吉他的未来,这就是我们应该开始生产的薄腔吉他。’这改变了我对这一设计的看法,我不再把其视为拱面吉他。现在,它是我的最常使用的Eastman吉他之一。”




Romeo为Eastman电吉他开启了一个大胆的新阶段:确立鲜明的视觉风格。接下来是Juliet,该品牌首款原创设计的实心电吉他,赢得了众多艺术家的青睐,其中最著名的是Manic Street Preachers乐队的James Dean Bradfield,他恰如其分地将其描述为“为生活而设计的作品”。然而这些里程碑式的事件,不过是为更为重要的变革铺平道路。




Eastman Fullertone的前身


到了2020年初,Eastman已然成为一个凭借原创设计而迅速崛起的电吉他品牌。但仍未完全实现创始人最初的愿景。




“倪骞是个直来直去的人,”Pepijn说,“他曾对我说:‘我们本质上仍是一家原声吉他公司’——这让我有些失望!因为你知道要打入电吉他市场有多难吗?我曾一度对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但后来我明白了他的意思:唯有能满足所有电吉他手的需求,才能称得上一家真正的电吉他公司。凭借FullerTone系列,我们做到了这一点。”




对于Eastman来说,要制作一款优秀的入门级电吉他,面临的所有挑战都值得一试。“我们希望投资于制作更好的乐器,”倪骞解释道,“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采用自己的方式,并承担随之而来的风险。”




于是,Eastman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在美国生产电吉他,由D’Ambrosio监制,并且首次采用了螺栓固定式琴颈——而非该品牌一直以来的标志性的一体式琴颈设计。




“我们一直说我们绝不会做螺栓式琴颈!”Pepijn ‘t Hart笑着说,“但倪骞给了我们如此多的信任和自由……所以我对Otto说,‘嘿,栓式琴颈怎么样?我们能做点什么来改进fender上世纪50年代的经典设计吗?’接下来,Otto开始了他最擅长的工作。”




螺栓固定式琴颈是生产起来简单得多、因此也会带来更便宜的乐器,它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Fender的琴颈设计已经存在70年了,”Otto D’Ambrosio解释道,“虽然有传统在先,但螺丝松动和琴颈移位等固有缺陷仍然存在。所以我们换了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打算真正地将琴颈和琴身固定在一起。”




最终成果便是FullerTone的琴颈系统:一种革命性的新工艺。仅需一颗螺丝即可将琴身与琴颈紧密结合,却能达到固定式琴颈的贴合度与稳定性。这款以设计师名字命名的吉他(Eastman D’Ambrosio)于2024年发布并引起轰动。但这仍只是开始。




趋于完整的电吉他拼图




2025年,Eastman推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电吉他,命名为FullerTone,以纪念使其全新的琴颈设计。这些吉他售价不到800英镑,是该品牌有史以来最实惠的电吉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Eastman采用了现代CNC生产技术,吸取了在美产电吉他积累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没有D’Ambrosio系列,FullerTone不会达到今天的品质,”Pepijn坚持道,“Otto在他的工坊中制作的那些吉他,旨在帮助我们的量产能迎头赶上。就像Leo Fender的最卓越之处:他创造了能够大规模量产却不降低品质的吉他,这也是我们为打造FullerTone所准备的。”




对于Eastman而言,FullerTone吉他不仅是Eastman吉他30年的学习、创造和表达的结晶,更是对参与其中的每一位充满热情的人士最好的致敬。




“Otto和我,我们俩的心里都刻着‘Eastman’这个名字,”Pepijn说,“我无法想象自己为其他公司工作,在Eastman,我们拥有空白画布,可以随心所欲地描绘我们脑海中的想象。”




倪骞的同事们认为,正是他的信任让团队敢于尝试和创新,但他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我们相信,我们制造的乐器能帮助音乐家提升演奏水平,也包括学生在内,”他一如既往地秉持着使命感,“必须向最优秀者学习,功劳不归于我一人,众多卓越的企业都曾启发过我们,若我们的工作也能激励他人,能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环,我们深感荣幸。”


对于Pepijn ‘t Hart而言,Eastman的唯一方向就是不断攀升——他仍乐在其中,享受着作为挑战现状的新锐所能拥有的每分每秒。“我真心珍惜当下所处的阶段,因为终有一日我们会登顶——届时就必须稳守巅峰,而此刻才是最精彩的篇章!”










文章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