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始终保持学琴的兴趣?

发布时间:2018/12/28 22:25:01 来源:沈阳学吉他网 发布:早安音乐 阅读:


学习并掌握任何一门特长或者技能都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情。学习的过程是枯燥无味的,兴趣往往是第一个老师。


我们应该在学习中找到兴趣,坦白一点的表达,就是“苦中作乐”,但这个“苦”并不是“痛苦”,而是“刻苦”。“学海无涯苦作舟”,如果把学习比喻成无边大海,那么“刻苦”才是承载我们前行的工具。


当然,只有“苦”是不足以让我们完成旅途的,在一艘船上我们还要有地图、指南针——也就是给我们指明方向的导师;要有支撑我们走完全程的“粮食”——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然后,还要有陪伴我们度过千百个枯燥的海上日子的伙伴——也就是我们的“兴趣”。


从这个比喻里面可以看出,使我们完成学业的必须条件,其实是“船”、“导航”还有“粮食”,而兴趣则是一种体验上的满足和心灵上的升华。我们必须把它的地位摆对了,才能开始谈论如何“保持兴趣”。那么下面我们来谈几点关于兴趣的问题:


一、兴趣未必是可持续性的。


哪怕是最好的朋友,我们也不能保证俩人之间的关系一直如胶似漆、形影不离,总有些因素会导致大家有误会、争吵甚至打闹,但是也可以让大家相互理解、和好如初。


兴趣也是一样的:我们不能保证对一种东西永远保持最高的热情,可能有时候对它爱不释手,有时候却对它无动于衷。


这有可能产生于我们对兴趣的一些“误解”。孩童——尤其是系统逻辑性思维形成以前的孩童(约8岁以前),他们的“兴趣”几乎就是等同于“乐趣”,直白地说就是“玩”。我们让孩子在音乐、画画、舞蹈、乐高、运动之间选择,他们一定是选择最好玩的或者最好上手的;在音乐里面,我们让他们从钢琴、小提琴、吉他、唱歌中选择,他们也一定是选择最好玩的或者最吸引他们的。


比方说对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我们用一个粉红色的Hello Kitty钢琴给她上课,然后用一个普通的木吉他给她上课,她很可能就选择钢琴课;反过来如果我们用一个粉红色的Hello Kitty吉他和一个黑色的钢琴给她上课,可能她就会选择吉他课。(男孩子请自觉带入变形金刚之类的……)这个一开始的“兴趣”或者“喜好”其实跟她对这一门学科的认知是无关的,但这又的确构成了她的第一印象。


但是在系统的学习中,她会逐步发现,练琴其实并不是陪Hello Kitty玩这么简单的事情,这个过程其实伴随着大量的枯燥、重复,更多的是无聊的和“无边无际”的练习海洋。(*如果孩子学琴一两年了,他还是觉得练琴是在“玩”的话,那么要小心他的方法有没有问题、是不是在弹大量低于他学习能力的曲子。所谓的“快乐教学”的后果都是很麻烦的。)一旦孩子们发现练琴是枯燥的,是不是就是丧失了兴趣了呢?是不是就要和这个朋友“绝交”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我们每交一个朋友,当看到一点不如自己意的地方,就和这个朋友绝交,那这个人一定是没有朋友的,因为人无完人。兴趣也是一样的,我们如果发现一门学科和最初自己想象的不一样,那么我们应该努力地去研究它,看看它的内在,有没有比它外表更闪耀的光芒。


比方说,如果我们最初选择音乐,只是因为当时听到的曲子很欢快,那么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努力地发现她的声音的变化和冲击力,去发现不同作曲家的“语言”,去发现音乐那种脱离概念却能够直达人心的情绪力量……这一步一步,都是一种兴趣的升华,伴随着我们的进步,我们对音乐所产生的“兴趣”也在进步,逐渐地转化成一种更专业的“兴趣”——审美。


所以我们不要因为一个时期练习的枯燥,就认为我们对这门专业是“没有兴趣”的。其实我在练琴的很多时间都会感到枯燥的,但我却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对音乐的兴趣。


二、兴趣“长啥样”?


孩子对音乐最初的兴趣大多数并不产生于音乐的内容本身,而更多是一种“观感”。因此我们可以把开始阶段的兴趣分成对于音乐“外在的”和“内在的”两部分。


外在的因素有以下的部分:


第一,乐器或者演奏乐器时候的视觉效应。


如果一个孩子喜欢粉红色,刚好这个乐器是粉红色的,他可能会更容易产生兴趣。如果孩子很喜欢穿着礼服的演奏家演出,那么这个场面也容易使他产生想象。


第二,学习的环境。


舒适的空间肯定会比较好,在自己家里学习其实是我不太建议的,家应该是休息的地方,它提供给我们舒适、放松、无警戒的感觉,恰恰是不适合学习的——除非我们有专门的书房或者琴房。


第三,老师的形象和态度。


和蔼可亲的,或者说漂亮的、帅气的老师,当然更容易吸引小朋友了,但是老师的能力和长相是没什么关系的,这是家长们需要认识到的。


第四,老师的方法。


这也是我反复强调的,适当的鼓励是应该的,但是有些老师会把“游戏”和“玩乐”当成教学的主体,这对孩子的学习是有错误观念的灌输危险的。


外在的因素在我看来,都仅仅是辅助的作用,有些甚至是具有一定反面作用的。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发掘孩子“内在”的兴趣因素。


内在的因素有以下的部分:


第一,对声音的喜爱。


这是最最重要的一点,不论孩子是对某种音色的喜欢,某种节奏的热情,某些乐句的痴迷……这都是构成对音乐理解的大门的钥匙,我们必须努力去寻找孩子们对于这些方面的兴趣。比方说孩子对某种节奏律动感到特别“有趣”,对某个曲子觉得特别“感人”,对某种音色感到特别“悦耳”,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兴趣。


第二,对不同时代、地区和作曲家的感觉。


音乐是很特别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作曲家呈现出来的,很可能就像不同的“东西”一样,它的理解方式完全不同。正因为音乐内容不断的流变,所以相关的作曲家往往“交织”在一起形成各种“风格”。如果孩子喜欢某个时期某种风格特别喜欢,那么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着眼点,让它来带动我们的理解。


第三,对不同音乐形式的好奇。


乐器有很多种,东西方乐器、各地民族乐器,独奏、齐奏、室内乐、交响乐……各种不同的形式都能引起我们的好奇心。多听不同的内容肯定是没错的,但不代表我们都要学。同时精通几十种乐器的演奏家,在现今社会是不存在的,目前听说的都是一些混社会噱头的人员而已。


第四,有些琴童会对技术痴迷,这也是很难得的事情。


比方说有些孩子从小就喜欢“炫技”,当然这容易走向一个音乐学习的极端,但是从小积累扎实的技术是无可厚非的。


第五,对音乐故事的痴迷。


有些人会特别喜欢看音乐家的生平故事,虽然说这些已经接近音乐内容的“外延”部分(具体内容我们在以后的文章详细说),但是往往我们对音乐家故事的“代入感”,能让我们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和动机,这也是许多人学习音乐的动因。

兴趣的“内在因素”才是属于音乐学习最根本的东西。这就像我们要播种,我们最初的动因会伴随着我们的学习升华,伴随着正确的知识,形成更高尚的内容。

 

三、怎样引起孩子学琴的“兴趣”?


第一、多听是永远不会错的,但如何选择听的内容是关键。


听流行乐有错吗?没有错,作为音乐的形式它存在一定是有理由的。很多流行曲的歌词是十分有诗意的,我记得我读大学的时候我们的诗词老师就和我们说过他的观点:当代朦胧诗以后,中国的诗歌已经转入了歌曲阵地。比方说方文山谱词的《青花瓷》,便是唯美歌词的精品之作。学音乐是不是非得学诗呢?这可能和今天的话题有点远,但是可以这么说,不懂诗不一定不懂音乐,但是一定懂不了某些作曲家,像肖邦。


那我们应该听什么呢?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年龄,听不同的作品。我是不建议一开始就听大部头交响乐的,比方说刚学习音乐,每天听贝多芬、勃拉姆斯、马勒的交响乐作品,不一定是每个人都受得了的。我们尽量从能够“听得懂”的作品出发。


什么是“听得懂”呢?首先就是耳朵能够分辨。比方说结构和织体尽量单一一点的。有些朋友问我说,胎教听什么好,可能我会另外开个话题讨论这个问题。胎教、早教其实目前对于实证科学来说都不是好入手研究的课题来的,需要做的样本量、对比组、观察期都比较不现实。我给朋友们的观点就是,按照人类发展的历史去听,可能更适合我们的发展。所以从太太怀孕开始,我有时候就会放一些早期音乐和文艺复兴的作品,我感觉这有点像从古老的历史中期待着新生。而当我孩子出生,我最早给她听的音乐是——《格里高利圣咏》——也就是西方宗教音乐的“诗经”。


在逐步的学习中,巴赫的器乐套曲、D·斯卡拉蒂的奏鸣曲等等,都是很好的随身音乐,当我们能够逐步明白几种不同乐器的音色以后,再尝试听一些交响乐或者室内乐。能“听懂”才能有兴趣继续听下去。要是我们听什么都是一团云一团雾的,还谈什么继续前进呢?


第二、浸泡在音乐的海洋中。


听音乐的习惯不要“有空才听”,我们要形成一种“浸泡”在其中的习惯。在旅途中我们可以播放着音乐(当然在走路的时候不建议,注意来往车辆和安全),在家务劳动的时候我们可以播放着音乐,在做作业的时候我们可以播放一些不分散注意力的音乐……


第三、形成习惯。


音乐的学习是一种习惯,良好的习惯有助于保持兴趣。比方说孩子和好朋友每天都一起上学,那么路途上的二十分钟就是他们交谈交流的好时机,哪怕他们期间有了一些争吵和冷淡,但是几年下来坚持不断的“风雨同路”让他们结下深厚的友谊。学习也是一样的。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固定一个时间,比方说吃饭前半小时,是属于音乐学习的,那么必须在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时间以后,我们再进食。长此以往,我们就会养成一种固定时间做固定事情的习惯。于是练琴就会像吃饭一样,一天不练都觉得不满足。


第四、逐步增量。


对于初学琴的孩子来说,要求他们每天练习四十分钟那可能会比较难。有些年纪偏小的孩子可能注意力只能集中十几二十分钟左右。那么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方法,从每天十五分钟开始,逐步加量去训练。比方说我们可以准备一个小闹钟,最初是十五分钟响一次,然后逐步调整到十五分钟半,十六分钟,十六分钟半……通过一天一天或者一周一周的累积,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注意力得到了成长,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四、为什么有些孩子的兴趣会产生“迷失”?


最后想谈一谈这个问题:有些孩子的兴趣容易产生“迷失”——他不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该喜欢什么。


我想给大家讲一个很简单的真实故事。我有两个朋友,小东和小明(当然那是化名了),他们在维也纳学习音乐。小明是从四五岁开始就跟着他父亲学习弹琴的,小东则是青年时期才开始学琴。小明每天练琴十三四个小时,没见他干别的事情。小东有一天忍不住问他:“你无聊的时候会干嘛?”小明回答:“练琴啊!”小东又问:“那你练到无聊的时候怎么办?”小明回答说:“那就换一首曲子练啊。”


当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是小明的确拿了很多世界冠军。我们不能要求孩子们一天到晚都只干一件事情。但我想说的是,孩子的迷失,其实来源于父母的迷失。我们都没学懂那么多门学科,凭什么要求孩子们把画画、音乐、舞蹈、跆拳道、书法……等等都学好?如果我们并不要求孩子们把一件事情学好,但又让他们开始学,那就好比说……


有一天孩子成年了,我们带他去相亲,然后和他说:这里有十个女孩子,都不错,你都拍一下拖,但是都玩玩就好。


这样的“兴趣”,父母能接受吗?



标签:学琴的兴趣







文章评论:

 以下是对 [怎样才能始终保持学琴的兴趣?] 的评论,总共:2条评论
沈阳市沈河区 沈阳市沈河区的访客评价: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学任何东西还是需要毅力,需要坚持不懈的精神,一名成年零基础吉他爱好者与大家共勉。
"莱比锡"回复:me too,学吉他三个月,共勉
沈阳市和平区 沈阳市和平区的访客评价: 1
文章很有见地,十分认同,现在每天陪孩子上钢琴课,刚好可以借鉴,谢谢小编,,
"刘巍"回复:不客气,继续努力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