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音乐,靠的绝不是速成 | 争鸣

发布时间:2020/8/16 16:10:46 来源:沈阳吉他培训网 发布:刘巍老师 阅读:


陆倍文在《音乐周报》撰文《学音乐,靠的就是速成》,认为职业音乐家是不可能速成的,而学习音乐则可以速成,并且进一步阐述学习的本质就是速成。既然学音乐可以速成,那么顺理成章,职业音乐家为什么不可以速成吗?难道职业音乐家学的不是音乐?


学习的本质是速成,这点我不敢苟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任何学习,贵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成大业者,靠的是积累,而不是速成。


陆文把完成小目标理解为速成,显然是偷换了概念,相当于将成功的意义广义化、多元化。一秒钟学会一个音符那是够速成的,几乎人人都能做到,可是这样的速成有意义吗?衡量成功与否,最终并不是看小目标完成得怎样,而是看谁走得更远。小溪没有汇入大海,终究是小溪,原地踏步或是转圈,永远无法至千里。


学习进度是因人而异的


同样拿《致爱丽丝》来说,学了半年钢琴的人是否一个暑假就能攻下来呢?按照陆文的方法,一天新学一小节,一个暑假就能实现梦想。理想的状态的确是这样,但是音乐学习不是凭精准计算就可以完成的,如果照这样推理,一首360个小节的钢琴曲,最多一年就可以拿下。那只要假以时日,就没有完不成的曲子,也就没有瓶颈一说了。岂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职业音乐家?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有一个孩子跟我学了快两年钢琴了,很想弹《致爱丽丝》,我起初也是按照分解成小目标的思路来教学的。遗憾的是,小目标都完成了,但是一连起来弹奏,就结结巴巴断断续续。一个暑假结束了,他从来没能连贯地弹奏一次,以至于差点丧失了继续学习的信心。学了快两年的尚且如此,学了半年的,可能手型还没有固定,手指还不能独立,能否把谱子全部认下来,都要打个问号,更别说流畅地弹奏全曲了。


照我的经验,绝大部分学习者,半年根本不可能弹好《致爱丽丝》,即使天资聪颖,能连贯地、不错音地弹下来,跟学了几年的人相比,触键的感觉、音色、音乐表现上也是不一样的。就连克莱德曼演奏的《致爱丽丝》和郎朗演奏的《致爱丽丝》也大不相同,克莱德曼一直保持在一个速度上,而郎朗在乐曲高潮部分的快速弹奏,一般业余钢琴手,即使已经练习了多年,恐怕也难以企及。钢琴家石叔诚也有过因音乐会曲目中有《牧童短笛》而被取消邀请的经历,因为主管领导觉得曲目太简单自己女儿也会弹。殊不知,速成和长期积淀根本不一样。


目标制定体现出教师水平


功利心很强的家长都会要求老师教快一点,最好三年考完十级,至于手底下有没有音乐则不在他们考虑范围之内。水平高的老师,不会被家长牵着鼻子走,不去迎合家长不切实际的要求,而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进度,更多地强调慢练、多听,把时间花在识谱、音乐表现上。


钢琴的学习其实是在积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完成一个个小目标是没错,但不是机械地按小节数来制定。初期的学习也许还不能完全看出老师的水平,但在后期的曲目选择上,老师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石叔诚在《钢琴演奏的“程度”指的是什么?》一文中,详细谈到他的老师李昌荪教授为他选择曲目的事情,恰到好处地“压”与“拔”能让一个学生发挥出巨大的潜力。


什么是“成”?从一首曲子来看,谁弹得更好听,谁就成了,这需要反复练习;从长远来看,谁积累的曲目越多、演奏的难度越大,谁就成了。无论是近期目标还是长远目标,都不是速成可以达到的。音乐学习,靠的绝不是速成,切不可将初学者引入歧途。



标签:学音乐







文章评论:

 以下是对 [学音乐,靠的绝不是速成 | 争鸣]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