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理论“陈志学派”吉他著作形成的脉络轮廓梳理

发布时间:2024/3/5 14:14:59 来源:沈阳吉他老师 发布:刘巍 阅读:


公告

朱伟理事关于研究“陈志学派”的心得和感悟


 


江苏太仓的朱伟理事写了一篇长文,相当详细介绍了他研究国际著名“陈志学派”的近70年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文章中提到的时间、事件、人物都相当准确。朱伟理事的文章,不是简单对陈志教授多年来工作的罗列,文章包括了他自己独到的分析和感悟,很值得一读。希望这篇文章也能给大家一定的启发,在此和大家分享。


 


现代(全国)吉他教学研究会


2024年2月23日


中国理论“陈志学派”吉他著作形成


(陈志教授教学发展)


的脉络轮廓梳理


朱伟



中央音乐学院陈志教授两部中国理论“陈志学派”吉他著作(2022年版《古典吉他技巧训练与音乐表现教学法》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2023年版《古典吉他教程》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囊括其60多年来的教学理论结晶。这也是教授的封笔之作。


陈志教授有着哲学家的头脑、教育家的智慧、数学家的严谨、改革家的气魄、未来学家的眼光,他是中国吉他的骄傲,也是世界吉他的骄傲。


教授的著作全面地系统地论述了吉他教学的方法、技术要领与思想理念,他的艺术理论严密而哲学辩证的系统,见解“始知真放本精微”(苏东坡语,意思:真正艺术的精髓在于细微之处的捕捉和表达)。


教授的著作从世界吉他图书的角度说,毫无疑问是世界吉他史(近现代)伟大的著作之一,确立了中国吉他艺术在国际上的地位与高度;从中国音乐的图书角度说,该两部著作堪比《溪山琴况》[为明末清初古琴家徐上瀛(1582 年—1662 年)所著,江苏娄东(太仓人是古琴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对后来古琴艺术产生很大影响。)]。


下文是我的研究课题《中国理论“陈志学派”吉他著作形成(陈志教授教学发展)的脉络轮廓梳理》,初步分析中央音乐学院陈志教授的中国理论“陈志学派”吉他著作形成的过程。一家之言,必有偏见。谬误之处,敬请陈志教授、陈教授学生们及各位专家、学者不吝指正。


中国理论“陈志学派”吉他著作形成(陈志教授教学发展)的脉络轮廓梳理


一、起步阶段(1958—1978)——22岁开始吉他教学


1. 吉他作品(著作、文章、音像)


——1964年为我国第一部使用吉他的影片《刘少奇访问印尼》配录音乐

——1978年起为《潜海姑娘》《甜蜜的事业》等六、七十部影片、电视片、话剧配录音乐

——灌录了《划船曲》《玛咪岛的姑娘》唱片、录音等十余种,远销港澳、东南亚——


2. 教学实践(学生代表)


陈志教授,1936年8月31日生于上海

——1946年起他随俄罗斯、日本、菲律宾教师学习吉他

——1958年陈志先生(22岁)在清华大学音乐室开始教授吉他

——1964年陈志先生(28岁) 进入新影乐团(现中国电影乐团)

——因历史原因,1966年至 1976年,即“文革”十年,陈志先生停止教学

——约 1977年陈志先生恢复教学


学生代表 不详


3. 国际比赛(学生)

不详


4. 国际交流

不详


5. 个人荣誉

不详


陈志教授教学感悟——学习西方吉他音乐理论


【引用1 1999年2月《吉他艺术》杂志第3辑《我的教学感受和心得》陈志的文章,见杂志42页至43页原文......


二、我对古典吉他右手拨弦方法和音色认识上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50年代末至 60年代中的教学初期。拨弦以右手第二关节来发力(实际上是钩弦动作)。由于当时自己右手没留指甲,是用指尖的指肉来拨弦,所以音色还算厚实,思想上也认为能发出结实的“肉”声为好。......


第二阶段:70年代中至70年代末——“十年动乱”后,恢复教学。开始知道拨弦有阿波阳 多(Apoyando)靠弦和阿鲁爱勒(Alair)钩弦两种方法,但发力仍以右手第二关节为主,也了解到有以索尔为代表的指头派和以阿瓜多为代表的指甲派。那时认为这两派的音色各有所长,指头派音色厚实,接近肉声,触弦杂音较少;指甲派音色明亮,清晰度好,但触弦杂音较大。......】


作者观点——乐团的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这段教与学相长的日子里,28岁的陈志先生进入新影乐团(演奏夏威夷吉他),乐团的经历为陈志先生以后的吉他教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起步阶段一笔宝贵的财富。原因:1. 通常有乐团经历的人节奏都优秀。陈志先生教学对学生的节奏要求极其严格;2. 和声思维能力强。吉他是一件和声乐器,演奏需要多层次语言。


二、发展阶段(1979—1989)——中国吉他引领人与古典吉他音乐的启蒙者


1. 吉他作品(著作、文章、音像)


——1980年《吉他浅谈》北京《音乐报》(增刊)

——1981年《吉他进阶》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3年《古典吉他名曲50首》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198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古典吉他每周一讲”讲学文稿

——约1984年起先后在北京《音乐周报》发表的文章

——1989 年《要重视 对一千万吉他大军的引导》上海音乐出版社《吉他之友》杂志第 2 期


2. 教学实践(学生代表)


——1982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古典吉他学校“北京诚志古典吉他学校”

——1987年9月14日至10月4日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了全国首届古典吉他师资培训班

——1989年中国广播吉他乐团宣告成立,陈志先生出任团长、艺术指导兼指挥


学生代表:王星亮、吴焱、张路春、方仁俊、杨雪霏、白璞等。


3. 国际比赛(学生)

——1989年12月杨雪霏(12岁)参加第32届日本东京国际吉他比赛(成人公开赛),荣获特别奖


4. 国际交流


——1985年应日本新堀吉他交响乐团团长、指挥新堀宽已之邀访问日本,交流、考察一个月

—— 1987年5月作为主要发起人组织了首届中国国际吉他艺术节——这段时间,陈志先生曾分别组织和接待过法国居梅、皮埃尔·拉尼欧,阿根廷伊尔玛,奥地利科比尔查,日本福田进一、渡边范彦、铃木岩等吉他大师、演奏家们访华演出和讲学活动


5. 个人荣誉


——1987年8月1日至8月30日应美国密尔沃基吉他研究基金会邀请参加第二届美国国际吉他艺术节,并被该会聘为荣誉艺术顾问及亚洲部首席代表


陈志教授教学感悟——对西方专家提出不同观点


[引用2 1999年2月《吉他艺术》杂志第3辑《我的教学感受和心得》陈志的文章,见杂志42页至43 页原文


......二、我对古典吉他右手拨弦方法和音色认识上的几个阶段......


第三阶段: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移居国外,又回国开办诚志古典吉他学校。在国外接触了专业吉他演奏者和教师,逐渐了解到靠弦奏法是以第三关节发力;右手指甲的形状和长短、右手掌的位置、手指触弦角 度和发力的方向等等都会影响到音色的不同。......


第四阶段: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随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国际交往活动增多,我也频频地调整教学,例如:由卡尔卡西到塞戈维亚都是强调 i、m、a 三指与琴弦必须保持垂直角度,而我发现 i、m、a 与琴弦保持45度到60度左右的角度更方便左侧指甲拨弦。......]


作者观点——中国理论“陈志学派”开始形成


吉他是从西方发展并传到中国来的乐器。陈志教授作为“异文化(吉他音乐)”教学大家(研 究学者),对西方专家提出不同观点。通俗讲,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就革新意识来说,是立足中华文化(母体和根)对事实(吉他音乐)作出新的认识和阐释,寻求并形成自身的特色,构建西方音乐(吉他音乐)研究的中国话语。毛泽东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学外国织帽子的方法,要织中国的帽子、外国有用的东西,都要学到,用来改进和发扬中国的东西,创造中国独特的新东西。” 毛泽东的这一说法,实际上正是为中国人学习、研究西方学术的目的给出了一个方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西方音乐(吉他音乐)研究,才可能有自己的“本和源、根和魂”。


笔者认为,教授的理念[引用3 2022年版《古典吉他技巧训练与音乐表现教学法》序言——我的理念原文......吉他是西方乐器,我的理念是“尊重西方的教学,但不迷信西方;学习西方的教学,但不照搬西方。”]是从这一时期(约1985年至 1991年)确立的,这是中国理论“陈志学派”吉他著作形成关键节点之一。从而揭开了着中国理论“陈志学派”的序幕,标志着中国理论“陈志学派”开始形成。


三、形成阶段(1990—1999)——中国的“陈志学派”


1. 吉他作品(著作、文章、音像)


——1990年《古典吉他教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讲学文稿

——1993年中央电视台“古典吉他 技巧与表现”讲学文稿

——1993年5月《古典吉他技巧与表现》东方出版社出版

——1997年6月创办与主编《吉他艺术》杂志 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出版


作者说明:两部中国理论“陈志学派”吉他著作初稿


[引用4 2022年版《古典吉他技巧训练与音乐表现教学法》后记——原文......为此,我就以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中央电视台的《古典吉他技巧与表现》讲座的文字讲稿为蓝本,修订和补充了许多资料,再配上相应的谱例,写成这本《古典吉他技巧训练与音乐表现教学法》。......]


[引用5 2023年版《古典吉他教程》后记——原文这本《古典吉他教程》是我在20世纪90年代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所写的一本教程。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该项目停止了,直到今天我才将这本 教程加以修改重新出版。......]


2. 教学实践(学生代表)


——1990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建立了古典吉他专业

——1992年10月在陈志的努力促成下,由西班牙王国政府支持的“塞戈维亚古典吉他教学中心”在中央音乐学院开学


学生代表:何青、方放、王雅梦、李洁、郦嘉炯、陈姗姗、苏萌、许拓、陈川、杨杰、孙绚 绚、边保景(韩国)等。


3. 国际比赛(学生)


——1993年12月王雅梦(12岁)参加第36届日本东京国际吉他比赛(成人公开赛),荣获第一名

——1995年9月王雅梦参加意大利第28届亚历山大古典吉他国际大赛,荣获第二名

——1996 年11月王雅梦获西班牙规格最高的第12届“克丽斯蒂娜公主殿下杯”国际吉他比赛,荣获第二名

——1999年11月陈姗姗参加第42届日本东京国际吉他比赛(成人公开赛),荣获第二名


4. 国际交流


——1991年9月至12月陈志教授应西班牙政府之邀赴西班牙作为期三个月的访问、讲学、考察

——1992年初西班牙之行,当代最著名的吉他作曲大师《阿兰胡埃斯》协奏曲的作者,已90高 龄的华金·罗德里戈竟亲临剧场出席了陈志学生在马德里的音乐会,在第二天,派他的秘书将亲笔题写的“献给中国的陈志先生”的厚厚一叠个人作品送到陈志的手中,在每部作品的封面上,老人都一一签了名

——1995 年世界首席吉他大师澳大利亚约翰·克里斯托弗·威廉斯访问中央音乐学 院,在听完王雅梦的演奏之后,将自己使用的珍贵的斯摩曼吉他留给了她

——1996 年 10 月与学生 王雅梦应法国国家电台之邀参加第27届巴黎国际吉他艺术周演出,并再赴意大利、西班牙等地举 行独奏音乐会,世界公认的吉他界权威罗伯特·维达尔先生(著名的巴黎国际吉他大赛主席),亲切地称陈志先生的教学为“陈志学派”

——英国《古典吉他》杂志 1999 年 7 月号以王雅梦大幅照片作为封面,并以“来自东方之星”为标题刊登了对王雅梦和陈志教授的专访文章


5. 个人荣誉


——1990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建立了古典吉他专业,陈志先生(54岁)被聘为教授——1995年12月权威的英国《古典吉他》(1995年12月号社论)推举陈志为1995 年度“世界吉他风云人物”


陈志教授教学感悟——西方音乐文化节奏审美要求


笔者重点推荐阅读——2022年版《古典吉他技巧训练与音乐表现教学法》附录《论陈志教授古典吉他教学的特色》(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李先龙毕业论文),见书中98页至104页,非常详细介绍了“陈志学派”教学法的“节拍器训练法”及各种节奏型练习。


作者观点——中国理论“陈志学派”初步形成


陈志教授的智慧(或者说高明之处)在于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人要诠释好西方作品的先天不足, 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尊重西方文化,以西方音乐文化节奏审美要求(“节奏就是灵魂,贯穿主线”), 对节奏要求极其严格。“节拍器训练法”在训练中,从三个方面构建“和谐美”:一方面练习手指 独立、灵活及控制力;另一方面是在练耳朵听觉;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在练习节奏与节奏感(律动), 抓住了音乐的第一生命线。


“陈志学派”教学法优秀的节奏与节奏感(律动)使陈志学生们:


1. 在中国最早和交响乐团合作演奏吉他协奏曲。如:王星亮、许拓演奏西班牙作曲家罗德里戈《阿兰胡埃斯吉他协奏曲》;

2. 在国际吉他比赛中屡次获奖重要原因之一;

3. 使吉他这件乐器能够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重要原因之一;

4. 避免了吉他和中央乐团、钢琴一样,曾经在一段时间内走了节奏不稳的弯路。 陈志教授教学的成功就是对东西方智慧的巧妙结合运用,将西方的“数(融合西方‘数’的分析、逻辑、推理)”与东方的“度(掌握分寸,恰到好处。我们中国人讲究凡是掌握分寸,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不走极端,因为物极必反。这是一种智慧。儒家思想讲‘中庸’)”相结合,把这两种智慧融合在一起。再加上1993年中央电视台“古典吉他技巧与表现”讲学文稿,学生们国际上获奖,这是中国理论“陈志学派”吉他著作形成关键节点之二。这标志着中国理论“陈志学派”初步形成。


四、持续发展阶段(2000—2010)——中央音乐学院“志·龙古典吉他基金”


1. 吉他作品(著作、文章、音像)


——2001 年中央电视台《古典吉他世界名曲指导》讲学文稿

——2001 年《古典吉他基础教程》VCD讲学文稿,人民音乐音像出版社出版


2. 教学实践(学生代表)

学生代表:张腾跃、朱俐颖、刘宪绩、王雅伦等


3. 国际比赛(学生)


——2002年8月苏萌参加第5届维也纳国际青年古典吉他比赛,荣获第一名

——2005年学生苏萌参加第48届日本东京国际吉他比赛(成人公开赛),荣获第一名

——2006年苏萌参加第1届美国克里斯托弗·帕肯宁国际吉他大赛青年组的比赛,荣获第一名

——2006年7月苏萌参加第2届德国伊瑟隆国际古典吉他比赛,荣获第一名

——2007年许拓参加第12届维也纳国际吉他大赛, 荣获第二名

——2010年6月陈佳迎参加第6届德国安德列斯·塞戈维亚国际青年吉他演奏家比赛中,荣获少年组第一


4. 国际交流


——2000年2月世界首席吉他大师世界首席吉他大师澳大利亚约翰·克里斯托弗·威廉斯第二次访问了北京

——2003 年12月号英国《古典吉他》杂志封面刊登了陈志教授的大幅照片,并发表了长篇专访文章,详细介绍了陈志教授的出色工作


5. 个人荣誉


——2006 年 10 月陈志教授获美国古典吉他教学最高荣誉奖——2008年6月“陈志教授从教50周年纪念动”,“2008北京国际吉他艺术节”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成立了“志·龙古典吉他基金”


作者补充——关于中央音乐学院“志·龙古典吉他基金”


[引用 6 2024年2月14日陈志教授与笔者微信 原文......这让我想起了朴龙华,当年我只是主持公正,坚持把第一名给了不是我学生的朴龙华,若干年后他大手笔,慷慨解囊,赞助一千万,帮助我主办了“陈志教授从教50周年纪念动”和吉他艺术节,并且建立了“志·龙古典吉他基金”。]


陈志教授教学感悟——声音圆润之美


[引用7 1999年2月《吉他艺术》杂志第3辑《我的教学感受和心得》陈志的文章,见杂志42页至43页 原文......


二、我对古典吉他右手拨弦方法和音色认识上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肉”声......演变......

第二阶段:70年代中至70年代末......演变......七十年代声音轻脆俏丽......演变......

第三阶段:80 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初步定位(约27年)......八十年代中期声音开追求圆润......演变......

第五阶段:90年代初至1996年......定位(约 37 年)......声音圆润亮丽,颗粒性强,远达性好。]


作者观点——中国理论“陈志学派”形成


发现一个细节,陈教授讲声音时很少用“立体”来形容声音,而常用“圆润”(有时用“优雅”)来表达声音。我们太仓是昆曲名曲《牡丹亭》首演地;太仓南郊是明代昆曲鼻祖魏良辅(太仓人)创制“水磨腔”的地方。我常把“陈志学派”声音的“圆润”之美比喻为昆曲唱腔“水磨 腔”,意思是其唱腔就像水磨一样圆润、细腻、婉转。“陈志学派”的声音与昆曲内敛文雅的气质有着惊人的契合点。与其说这是一种巧合,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的默契”。


笔者经常聆听陈志教授女儿陈佳迎老师演奏的吉他作品,比如,演奏西班牙安东尼奥·卡诺的《幻想曲》、意大利卡洛·多梅尼科尼的《鹊桥》时,表述情感时含而不露,颇有婉约之风。这样的演奏表面上看似没有大起大落的感情起伏,然而越是有节制的和含蓄的情感表达,越会给人的精神世界带来巨大的撞击,这样的演奏也给听者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使得作品音乐的意义和内涵更为深刻和广泛。同时在陈佳迎老师琴声中我又听到了江南文化(陈志教授是上海人,上海代表着江 南文化)特点:淡泊、惬意、不浮躁;精致、典雅、不张扬。这是江南人骨子里的优雅精致与“诗和远方”,声音的定位这是中国理论“陈志学派”吉他著作形成关键节点之三。这标志着中国理论“陈志学派”形成。


五、完善阶段(2011—2021)——同一国家、同一师门的两名选手包揽了公开组和青年组的冠军


1. 吉他作品(著作、文章、音像)


——2017年8月3日《回忆走过的30年》 陈志的文章发表于北京古典吉他资讯与赏析公众号


2. 教学实践(学生代表)


——2018年12月14日深圳市南山区委宣传部(文体局)主办中央音乐学院陈志教授从事教学60周年音乐会


学生代表:范世龙等


3. 国际比赛(学生)


——2015年5月31日苏萌荣参加2015美国帕肯宁国际古典吉他大赛,荣获第一名——2017年第13届美国吉他基金会(GFA)国际吉他大赛学生张腾跃、范世龙分别获得艺术家公开组和青年组冠军。由同一国家、同一师门的两名选手包揽了公开组和青年组的冠军,这在GFA的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第一次


4. 国际交流


——交流活动太多,不一一例举


5. 个人荣誉


——2017年香港演艺学院为陈志教授颁发终身成就


陈志教授教学感悟——4音轮指到6音轮指


[引用8 2023年版《古典吉他教程》下册——见书中215页至216页原文

......古今中外几百 年,轮指演奏的指法都是 p-a-m-i,这个指法的不足之处就是当 p 指的节奏速度适合音乐表现的时候,轮指颗粒的密度就稍显不足。如果轮指颗粒的密度加快到悦耳的程度,这时候p指的节奏速度就稍显过快,不符合音乐表现的要求。也就是说 , 轮指颗粒的密度和 p 指的节奏速度快慢之间产生了矛盾。多少年来,这个矛盾一直没有解决,因此,我就设想能否将轮指的指法改成 p-a-m-i- m-i,也就是在p指节奏速度不变的情况下,轮指颗粒的密度增加 50%,p 指节奏和上方轮指的颗粒 密度由1对4变成了1对6。当然,练习起来难度就会加大很多,我首先让我的女儿陈佳迎做了尝试,最后的效果是非常明显且合理的,完全解决了音乐节奏速度和轮指颗粒密度之间的矛盾。她已经非常习惯自如地把 p-a-m-i 全部改成了 p-a-m-i-m-i。所以 , 大家可以在 p-a-m-i 指法熟练巩固 之后,尝试一下 p-a-m-i-m-i。]


作者观点——中国理论“陈志学派”完全形成与“6 音轮指”世界首创


笔者认为,古今中外几百年来,轮指基本上都是“4 音轮指”,弗拉门戈是“5音轮指,6 音轮指笔者还没有在其他的资料上见过,所以“6 音轮指”是世界首创。


聆听陈佳迎老师演奏西班牙安东尼奥·卡诺的《幻想曲》轮指段落时,“6 音轮指”那音响并不是白居易诗中所说的“大珠小珠落玉盘”,而是珠子一颗(或者说一组)一颗逐渐地、均匀地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相继匀称地掉落在“玉盘”中,琴声由弱渐强,再由强转弱,逐渐消失到无声;陈佳迎老师演奏充满着音乐和情感,好像眼前有一条流淌着清澈山泉的小溪在我面前潺潺地从 远外流来,又潺潺地流向远方;陈佳迎老师的“6音轮指”非常勾魂。教授的探索创新这是中国理 论“陈志学派”吉他著作形成关键节点之四。这标志着中国理论“陈志学派”完全形成。


六、成熟阶段(2022— )——两部中国理论“陈志学派”吉他著作出版


1. 吉他作品(著作、文章、音像)


——2022年版《古典吉他技巧训练与音乐表现教学法》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2023年版 《古典吉他教程》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2. 教学实践(学生代表)

学生代表:陈佳迎等


3. 国际比赛(学生)


陈志教授的学生们培养的学生己在国际吉他比赛中分分获奖,不一一例举


4. 国际交流

——交流活动太多,不一一例举


5. 个人荣誉

——两部中国理论“陈志学派”吉他著作出版。不是荣誉的荣誉,而是最高的荣誉


陈志教授教学感悟——“陈志学派”的基础


1. 我的教学“秘密”


[引用9 2024年2月15日陈志教授与笔者微信原文

......约2004年我第一次带王雅梦和苏萌到香港去见吉他大师美国约翰 · 霍普金斯大学皮博迪音乐学院曼努埃尔·巴鲁埃科教授的时候,当曼努埃尔·巴鲁埃科听完王雅梦的演奏以后,问我,你有什么“秘密”没有?我回答说,我没有固定的老师,而我把所有的人都当作是我的老师,后来曼努埃尔·巴鲁埃科听完苏萌的演奏以后,又问我,你到底有什么“秘密”没有?我只好回答说,我如果要详细回答你的问题,那只有写本书了,如今,我终于完成了我的宿愿。]


2.“陈志学派”的基础


[引用10 2023年版《古典吉他教程》序言——原文古典吉他的教学,扼要地来说就是六个 字,“弹什么”“怎么弹”。......这本《古典吉他教程》重点就是讲“弹什么”,我的另外一本教材 《古典吉他技巧训练与音乐表现教学法》重点就是讲“怎么弹”。......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将《古典吉他教程》和《古典吉他技巧训练与音乐表现教学法》结合使用,教学和使用效果会更好!] 


[引用11 2023年版《古典吉他教程》后记——原文......我在序言中建议大家将《古典吉他 教程》和《古典吉他技巧训练与音乐表现教学法》结合使用,这是我“教学学派”的基础。这些年 来,我的教学成果证明了我的教学。一教学的科学性带来了高效率。......二教学的全面性,避免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现象。......]


作者观点——中国理论“陈志学派”正式确立


两部中国理论“陈志学派”吉他著作,每部一个金句。第一部的金句是2022年版《古典吉他技巧训练与音乐表现教学法》序言中的“我的理念——尊重西方的教学,但不迷信西方;学习西方 的教学,但不照搬西方”。二十六个字,哲学辩证的话语,反映的是“当代中国文化意识”,诠释中国艺术家的文化自信;第二部的金句是2023年版《古典吉他教程》序言中的“弹什么”“怎么弹”。 六个字,同样哲学辩证的话语,告诉读者教与学的方法。


[引用12 2024年2月15日陈志教授与笔者微信原文......希腊人说过,只懂吉他,只能当吉 他家,当不了音乐家。只懂音乐,不懂艺术当不了艺术家。只懂艺术,不懂人生的其他方面,只能当艺术家,当不了哲学家。西班牙皇家马德里音乐学院主任教授阿利沙在听完陈志教授讲课以后说,我们西方人是音乐家教音乐,陈先生是哲学家教音乐。]


笔者认为,陈志教授这两部中国理论“陈志学派”吉他著作:


大到如“异文化(吉他音乐)研究方向”问题、“我的理念”问题、“弹什么”“怎么弹”问题、 “新旧方法”问题、“吉他的特色”问题、“音乐与技巧平衡”问题、“中西方思维”问题,等等;


小到如“右手手型”问题、“靠弦奏法与不靠弦奏法”问题、“右手手指关节发力”问题、“吉 他的声音”问题、“右手手指指甲与指尖触弦”问题、“右手手指弹与拨”问题、“右手手指拨弦方向”问题、“左手手指按弦”问题、“消除杂音”问题、“4 音轮指与 6 音轮指”问题、“节拍器的使用”问题、“翻译”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哲学问题,都是陈志教授“哲理吉他”思索的核心内容,并通过用情用理、情理相兼的个性化特点来予以认识和解决。我想,这些肯定是吉他大师曼努埃尔·巴鲁埃科 要的答案(“秘密”)。


六十多年来,陈志教授桃李满天下,目前全国所有的各大音乐艺术院校和大专院校的吉他专业 都是陈志教授的学生或者学生的学生在主持教学,这是教授最引以为傲的事情。著作的出版,这标志着中国理论“陈志学派”正式确立,万众归心!


作者建议


写到这里,笔者建议浙江教育出版社给陈志教授颁发中国理论“陈志学派”著作奖。


总结——中国精神


陈志教授在长期的探索·探索·再探索过程中,始终“知行合一”,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哲学思想。这一思想主张通过实践来认识和理解世界,同时也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完善理论。陈志教授经过六十多年的实践-理论-国际舞台(比赛、演出、交流)-实践-理论-国际舞台(比赛、演出、交流)......学生们四十多次在国际吉他比赛获奖,陈志教授被国外名的音乐学府(法国国立巴黎音乐学院、英国伦敦皇家音乐学院、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等)聘去讲学。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笔者在教授探索·探索·再探索的路上,看到了陈志教授“竹”的精神,中国人喜欢兰竹,并不是因为它们看起来美,而是因为它们有品。它们是人格的象征,是某种精神的表现。这种看重品的美学思想,是中国精神价值的表现,这样的精神价值是高贵的。陈志教授在中西音乐文化交融 中,创立了中国理论“陈志学派”吉他教学法,形成融合中西、独具一格的世界影响的流派。正如毛泽东同志讲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英国的《古典吉他》、法国的《吉他》、德国的《吉他和琉特琴》、日本的《现代吉他》、《吉他音乐》、《和声》、《每日新闻》等报刊、杂志以及英国的 BBC广播公司、美国的NBC电视广播公司,都专题报道了陈志教授的艺术活动。


最后,引用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引用13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 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结束全文。


作者补充



中国理论“陈志学派”吉他著作中的序言、后记




——陈志教授谈中国吉他现状的四个问题:




1. 对教学法的研讨甚少


[引用1 2022年版《古典吉他技巧训练与音乐表现教学法》序言——原文......目前,对于各 种曲目演奏的热情很高,而对教学法的研讨甚少。......]


2. 关于吉他教学的理论书籍并不多


[引用2 2022年版《古典吉他技巧训练与音乐表现教学法》后记——原文......古典吉他的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全国有广大的吉他爱好者在学习,也自然而然有了数量众多的基层吉他教师。 可惜中国的基层吉他教师群经过正规系统的吉他音乐学习的并不多水,平参差不齐。如今的网络时代 , 在网上很容易找到许多有关吉他的资料。但是,全面的关于吉他教学的理论书籍并不多。......]


3. 和声和音乐理论基础


[引用3 2022年版《古典吉他技巧训练与音乐表现教学法》后记——原文......2021年初,天津音乐学院的何青老师翻译了《索尔吉他教程》一书,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于吉他教学法的论述,可惜对于我们目前的基层吉他教师来说,稍微深奥了一点,研究这本教程需要读者有一定的和声和音 乐理论基础。......]


4. 能做到精的就更少了


[引用4 2022年版《古典吉他技巧训练与音乐表现教学法》序言——原文......我认为古典吉他的演奏分为四个阶段:(1)会、(2)熟、(3)好、(4)精。我们的演奏者达到熟的很多,达到好的较少,能做到精的就更少了。......]


文/朱伟

2024年2月23日星期五 

于朱伟吉他艺术馆



作者介绍

朱伟,音乐学者,中国儿童吉他教学专家,中央音乐学院“陈志学派”研究专家,索尔吉他研究专家,太仓市政协委员。出版《索尔吉他演奏与教学指导》(共二册)《新思路儿童吉他教程》(共五册)等教程。










文章评论:

 以下是对 [中国理论“陈志学派”吉他著作形成的脉络轮廓梳理]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