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教学要不要阅读歌词?| 争鸣

发布时间:2020/11/2 23:15:37 来源:沈阳学吉他网 发布:刘巍老师 阅读:


一篇题为《歌词阅读同样精彩,这也是很好的美育》的转发文章在笔者所在的某音乐教师微信群里,一石惊起千层浪。作者何晓芬分享了她在唱歌教学中阅读理解歌词的一些做法,引起许多音乐老师的共鸣,但同时也引发了唱歌教学要不要阅读歌词的群内大讨论。


赞同者认为:学生歌唱的情感经常难以到位,大半原因是因为对歌词内涵理解不深,歌词是最适合阅读、朗诵的文本,反复朗诵歌词,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歌唱教学就会上一个台阶。


反对者认为:音乐本身就具备情感,器乐曲都没有歌词,难道就没有情感吗?学音乐,还是要从音乐出发,不解决音准,一切等于零。我国音乐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不重视音准,不重视音乐的情感。


我们姑且不论谁是谁非,先来看一个现象:现在的童声合唱比赛中,经常有学校合唱团选唱外国合唱作品。我的感觉是,各声部音准、发声方法基本都没有问题,但与国外的童声合唱团相比,就是味道不足。拿过他们的排练谱就会发现原因,谱子上全部用中文或汉语拼音标注发音,可以想见,发音都很难弄准,歌词内涵更是无从把握,如何能唱出味道?同样,国外合唱团唱中国歌曲大部分也是如此。


回到我们的歌唱教学中,观摩许多的公开课就会发现,老师在音准、节奏、歌唱方法上花费了大量时间,一旦旋律掌握了,立马加入歌词演唱一遍,也就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但听起来总觉得情感的启发还不到位,学生唱得还不够投入。上课老师或许也能察觉,但就是不知道如何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事实上,他连朗读歌词这最基本的一步也没做,学生对词义一知半解,如何能唱出感情?合唱训练课更是如此,几个声部搞准后,已经没有阅读歌词的时间了。


行文至此,可以看出,我是赞同在课堂上花费一定时间来阅读、理解歌词的。音乐学科的三大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绝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良好的审美感知,就不会有良好的艺术表现。同样,没有广泛深刻的文化理解,也不可能有高层次的艺术表现,阅读歌词显然是为了进行更好的文化理解。比如央视国庆特别节目中,有一首新学堂乐歌《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孩子们唱得欢快活泼,动感十足,唱出了劳动的欢乐,却没有唱出农民的艰辛。这除了和作曲配器的因素有关,还在于他们这个年纪还无法体会到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不易。如果是成人合唱团来演唱,必然会进一步去感受“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伤感情结,唱出不一样的味道。


童声合唱《悯农》


味道是什么?就是我们对一首歌曲的整体感知,就是一个歌手的综合素养在歌曲演唱上的体现。歌曲的演唱,绝不是音越准就越有味道,音准只是歌曲演唱中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况且音准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录音棚里通过电脑屏幕看声波图就会发现,哪怕是自我感觉音准没有任何问题的歌手也难以做到仪器所要求的绝对音准。所以有一句话说,艺术表现到最后拼的不是技巧,而是文化修养。我听过徐沛东、戚建波、王佑贵等作曲家演唱他们自己的作品,若论发声和音准,都比不上专业歌唱家,但就是富有感人至深的浓厚味道,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有着超越他人的人生感悟和积淀。


同样,器乐作品虽然没有歌词,但如果没有文化理解,无论是演奏还是欣赏,都会出现情感表现偏差。比如《彩云追月》并不是地道的探戈风,《图兰朵》中的《茉莉花》已经不是原味的《茉莉花》,《北京喜讯到边寨》《瑶族舞曲》《1812序曲》等中外名曲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所创作的。音乐向来不是纯技巧的艺术,而是一种文化形式。


音乐教育只有把音乐当成一种文化来传承,才可能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在赞同阅读歌词也是审美教育的同时,我还想向音乐老师呼吁一下:记得介绍一下词作者(包括曲作者),他们是音乐文化真正的创造者。



标签:练琴







文章评论:

 以下是对 [唱歌教学要不要阅读歌词?| 争鸣]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