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诗?难道是像诗一样的交响曲?

发布时间:2020/3/13 14:39:34 来源:沈阳学吉他网 发布:刘巍老师 阅读:


什么是交响诗?


说起“交响诗”,人们也许会认为这是跟诗有关的交响曲。其实,交响诗(symphonic poem)或音诗(tone poem)虽然带“诗”字,但它的灵感来源远不止在诗歌。


和交响曲不同,交响诗在规模上通常是单一乐章的管弦乐作品。当然,也有由几部分组合形成的套曲形式,这类交响诗能达到完整交响曲的长度。比如:斯梅塔纳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

 

Má Vlast: No. 2, Die Moldau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Wilhelm Furtwängler - 50 Great Conductors


另外,不同于“绝对音乐”,交响诗属于“标题音乐”,旨在表现或唤起诗歌、小说、绘画、风景或其他非音乐来源的内容或意境。这是浪漫主义思潮鼓励在音乐中产生文学、视觉和戏剧联想所导致的结果。

 

“交响诗”和“音诗”这两个词可以互换使用,尽管理查德·施特劳斯和西贝柳斯等作曲家更喜欢用后者来形容他们的作品。


谁是交响诗的首创者?


一般认为,“交响诗”这种形式由李斯特首创。


然而,首次使用Tondichtung(音诗)这一理念的是有“北德舒伯特”之称的作曲家卡尔·洛伊(Carl Loewe),虽然他不是用于描绘管弦乐作品,而是用于以拜伦的同名诗歌为基础的钢琴独奏作品Mazeppa, Op. 27,但这比李斯特早12年。

 

Mazeppa, Op. 27

Linda Nicholson - LOEWE, C.: Piano Music, Vol. 1 (Nicholson)


另外,在李斯特将他的13部作品称为 “交响诗”(symphonische Dichtung)之前,比利时作曲家弗兰克就已根据雨果的诗《山间所闻》(Ce qu’on entend sur la montagne)创作过一段管弦乐。一些音乐学家认为这首作品是该流派的第一首作品,比李斯特早。不过弗兰克并没有发表或演奏过这首作品,也未曾着手定义过这一流派。而李斯特后来致力于探索和推广交响诗,因此他被认为是这一体裁的创造者。


交响诗的创作手法?


李斯特将套曲和主题变形这两种创作手法整合起来,让交响诗既保留适当的规模又兼具音乐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套曲的手法是贝多芬建立起来的,李斯特将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他把不同的乐章组合成单乐章结构形式,交响诗《前奏曲》就是最著名的例子之一。

 

Les Preludes, S. 97 "Symphonic Poem No. 3"

Berliner Philharmoniker;Paul van Kempen - Liszt: Les Preludes S. 97 "Symphonic Poem No. 3"


主题变形也并非一种新的创作手法,很多作曲家在此之前都曾使用过它。主题变形不是把一个音乐主题变成相关的或辅助的主题,而是变成一种新的、独立的东西。李斯特试图让音乐既展示出传统的交响乐思维逻辑,又要表现出与浪漫主义相匹配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有哪些必听交响诗?


继李斯特之后,创作交响诗的作曲家主要是波希米亚人、俄罗斯人和法国人等等,下面为大家推荐古典乐迷必听的10首交响诗。

 

01

德彪西

《牧神午后前奏曲》


1876年,马拉美创作了诗歌《牧神午后》 (Prelude a l’apres Midid’un Faune),这首诗成为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作品。17年后,德彪西将它谱成一首交响诗。开头由长笛吹奏出一支带有牧歌风的旋律,木管乐器在唤起诗歌潜在情欲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毕竟,在马拉美的原作中,牧神在被路过的仙女们惊扰之前,正在吹奏他的笛子。后来,该作品被改编成芭蕾舞音乐,由于在舞台上展现了比较露骨的内容,从而引起了轩然大波。


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 L.86

Peter Lloyd;Claudio Abbado;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 Debussy: La damoiselle élue. Poème Lyrique, L.62; 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 L.86; Images For Orchestra - 2. Ibéria, L.122


02

柴科夫斯基

《暴风雨》


柴科夫斯基热爱莎士比亚,他曾创作过《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写过《哈姆雷特》配乐。这首写于1875年的交响诗《暴风雨》,再现了莎士比亚最后一部戏剧的主题。音乐仿佛唤起船只漂浮在海上的宁静,丑怪仆人卡利班的怪诞本性,以及王子费迪南德和米兰达之间的爱情,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主题有一些相似之处。

 

The Tempest, Op.18

Berliner Philharmoniker;Claudio Abbado - Tchaikovsky: Ouverture Solenelle Op.49 "1812"; Fantasy Overture "The Tempest"; Marche Slave, Op. 31; Fantasy Overture "Romeo And Juliet"


03

拉赫马尼诺夫

《死之岛》


1880年至1886年间,瑞士象征主义画家阿诺德·伯克林(Arnold Böcklin)绘制了《死之岛》,这是一幅富有象征意义的哲理性作品,画上展现一座色彩绮丽的阴森孤岛,由于真实而细腻,景象使人观后心悸:一条引渡死者的船,正驶向小岛,四周是茫茫的海面,岛上悬崖绝壁,穿白色衣服的死神直立在船头上,船上载着棺材。这幅画曾给很多作曲家灵感,1907年,拉赫玛尼诺夫亲眼看到了这幅画的黑白版本,便创作同名交响诗。乐曲开头,定音鼓与低音提琴低沉地宣示远方渐近的亡魂及孤舟。大提琴声部仿佛模仿一阵阵划桨的动作——这也是贯穿全曲的节奏型。

 

Rachmaninov: The Isle of the Dead, Op.29 - Lento-Tranquillo-Largo-Allegro molto-Largo-Tempo I

Berliner Philharmoniker;Lorin Maazel - Rachmaninov: Symphony No.2; The Isle Of The Dead


04

雷斯庇基

《罗马喷泉》


雷斯庇基的交响诗《罗马的喷泉》完成于1916年,描绘四座喷泉在一天之中不同时段的景致以及特定时刻的感受。作品采用印象派的作曲技法,着眼于塑造出种种幻象和气氛,或暗示一种意象或心境。作曲家在总谱上分别给四个乐章拟定了标题:黎明时分朱丽亚峡谷街的喷泉,早晨的特里顿喷泉,中午的特莱维喷泉,黄昏时的梅迪契别墅的喷泉。


I. The Valle Giulia Fountain At Daybreak

Berliner Philharmoniker;Herbert von Karajan - Respighi: The Fountains of Rome, The Pines of Rome, Ancient Airs and Dances - Suite III, Boccherini: Quintettino, Albinoni: Adagio in G Minor


II. The Triton Fountain In The Morning

Berliner Philharmoniker;Herbert von Karajan - Respighi: The Fountains of Rome, The Pines of Rome, Ancient Airs and Dances - Suite III, Boccherini: Quintettino, Albinoni: Adagio in G Minor


III. The Trevi Fountain At Midday

Berliner Philharmoniker;Herbert von Karajan - Respighi: The Fountains of Rome, The Pines of Rome, Ancient Airs and Dances - Suite III, Boccherini: Quintettino, Albinoni: Adagio in G Minor


IV. The Villa Medici Fountain At Sunset

Berliner Philharmoniker;Herbert von Karajan - Respighi: The Fountains of Rome, The Pines of Rome, Ancient Airs and Dances - Suite III, Boccherini: Quintettino, Albinoni: Adagio in G Minor


05

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舍赫拉查德》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这部交响组曲旨在创作“东方主题的交响乐,唤起童话冒险的感觉”。作品写于1888年,灵感来自阿拉伯经典《一千零一夜》一书。曲子开头有一段阴郁的旋律,由铜管奏出,象征《一千零一夜》里听故事的苏丹王;而象征该原著中讲故事的“舍赫拉查德”的旋律,由小提琴和竖琴奏出,非常优美,在四个乐章都有出现。这套组曲在花样滑冰运动员中很受欢迎。


The Sea And Sinbad's Ship (Largo e maestoso - Lento - Allegro non troppo - Tranquillo) (天方夜谭,作品35 - 大海和辛巴达的船)

Joseph Silverstein;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小泽征尔 - Rimsky-Korsakov: Scheherazade, Op.35 / Bartók: Music For Strings, Percussion And Celesta, Sz. 106


The Story Of The Calender Prince (Lento - Andantino - Allegro molto - Vivace scherzando - Moderato assai - Allegro molto ed animato)

Joseph Silverstein;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小泽征尔 - Rimsky-Korsakov: Scheherazade, Op.35 / Bartók: Music For Strings, Percussion And Celesta, Sz. 106


The Young Prince And The Young Princess (Andantino quasi allegretto - Pochissimo più mosso - Come prima - Pochissimo più animato)

Joseph Silverstein;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小泽征尔 - Rimsky-Korsakov: Scheherazade, Op.35 / Bartók: Music For Strings, Percussion And Celesta, Sz. 106


Festival At Bagdad. The Sea. The Shipwreck Against A Rock Surmounted By A Bronze Warrior (The Shipwreck) (Allegro molto - Lento - Vivo - Allegro non troppo e maestoso - Tempo come I)

Joseph Silverstein;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小泽征尔 - Rimsky-Korsakov: Scheherazade, Op.35 / Bartók: Music For Strings, Percussion And Celesta, Sz. 106


06

西贝柳斯

《芬兰颂》


作为一首交响诗,《芬兰颂》旨在抗议沙俄日益严格的审查制度,它诉说着一个小国为生存而进行的殊死斗争,并使全世界确信芬兰并不是沙俄独裁统治下的一个附属国。这部作品所起的作用比千万本小册子和报刊论文都重要得多。它被誉为芬兰的“第二国歌”。《芬兰颂》的旋律汹涌,整个乐曲由若干个性格突出的主题动机及其展开构成,表达出一种受禁锢的人民所蕴藏的反抗力量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

 

Finlandia, Op. 26

Lorin Maazel - Sibelius: Symphony No. 3; Finlandia; Karelia Suite; Swan of Tuonela


07

德沃夏克

《正午女巫》


德沃夏克直到晚年才跨入“标题音乐”的领域,他创作的四首流传甚广的交响诗:《水妖》《正午女巫》《金纺车》和《野鸽》,每一首都无一例外地包含着残忍、凶杀的因素。这些交响诗的题材来自捷克诗人兼历史学家埃尔本的诗集《花束集》,《正午女巫》讲述一位悲伤的母亲告诉他的孩子要举止得体,以免正午时分女巫会来找他。正午的钟声敲响,母亲发疯似地把孩子抱起来逃命,随后便晕了过去。然后她的丈夫回家,发现妻子抱着孩子不省人事,而孩子已被闷死在怀中。


The Noon Witch, Op. 108 (正午的女巫,作品108)

Bavaria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Rafael Kubelik - Dvorák: Slavonic Dances, Op. 46 & Op. 72; Overtures and Symphonic Poems

 

08

李斯特

《但丁交响曲》


不要被标题中的“交响曲”一词骗了,《但丁交响曲》实际上是由两首交响诗组成。李斯特原想根据但丁长诗《神曲》的三个部分,相应地把《但丁交响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个乐章,题献给瓦格纳,但瓦格纳劝阻了李斯特用音乐描绘天堂的想法,于是李斯特用一首女声合唱《圣母玛丽亚颂》(Magnificat)取代了计划中的第三乐章,放在第二乐章末尾。

 

Liszt: A Dante Symphony, S.109 - 1. Inferno

Staatskapelle Dresden;Giuseppe Sinopoli - Liszt: Dante-Symphony; Busoni: Sarabande & Cortège


Liszt: A Dante Symphony, S.109 - 2. Purgatorio

Staatskapelle Dresden;Giuseppe Sinopoli - Liszt: Dante-Symphony; Busoni: Sarabande & Cortège


Liszt: A Dante Symphony, S.109 - - Magnificat

Staatskapelle Dresden;Giuseppe Sinopoli - Liszt: Dante-Symphony; Busoni: Sarabande & Cortège


09

理查德·施特劳斯

《唐·璜》


《唐·璜》是施特劳斯24岁时创作的交响诗,灵感源自奥地利诗人尼古劳斯·莱诺讲述的《唐·璜:一首戏剧性的诗》这一版本。在莱诺的笔下,唐·璜并不是好色之徒,而是一个梦想家和哲学家。他迫切寻求理想,为青春的欲望所驱使,去寻求一个又一个理想化的女性,最后却遭遇无休止的失望,幻想破灭后死于敌人之手。


Don Juan, Op. 20 (唐璜,作品20)

Berliner Philharmoniker;Riccardo Muti - Richard Strauss: Aus Italien; Don Juan


10

格什温

《古巴序曲》


1932年夏天,格什温去哈瓦那旅行,回到美国后,他写了这首交响诗来庆祝这次古巴之行,这首作品充满了加勒比海式的节奏、当地的打击乐元素,音乐主题取自当年流行的热门歌曲Échale Salsita。这部作品原本取名为《伦巴舞曲》(Rumba),首演时受到评论家和观众的好评。三个月后,格什温在大都会歌剧院举办了一场慈善音乐会,为了避免让观众觉得这只是一部新奇的作品,作曲家将它改名为《古巴序曲》。


Cuban Overture

The Cleveland Orchestra;Lorin Maazel - Gershwin: An American in Paris; Rhapsody in Blue; Cuban Overture



-END-



标签:交响诗







文章评论:

 以下是对 [交响诗?难道是像诗一样的交响曲?]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