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升学到底有多难?

发布时间:2020/6/30 13:55:05 来源:沈阳学吉他网 发布:刘巍老师 阅读:


芳草萋萋,离歌声声,又是一年毕业季。全球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本该带着喜悦踏入新征程的毕业生们心情变得十分复杂:毕业是否意味着失业?今后的去向如何?


今年的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升学到底有多难?


疫情影响,就业率至少下降10%


“去年11月,我到一家中专学校应聘音乐老师,因为专业对口、现场发挥也比较好,很快就被录取了。”回顾半年前这次顺利的面试,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钢琴专业方向研三学生袁玉尘感觉自己真的挺幸运——工作早早定下了,一身轻松,而同届的很多同学因为疫情影响,工作还没着落。


本来,每年的3月、4月是社会用人单位招聘的高峰期,而今年突发的全球性疫情使得招聘的规模明显缩小。记者从多家音乐专业院校了解到,目前,毕业生的就业率较往年同期至少下降10%。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就业处负责人吴进分析,本届毕业生就业的困难主要来源于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而造成的就业岗位减少以及招聘形式由线下转到线上,这两个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毕业生成功就业。国家对毕业生所出台的支持政策,目前正在陆续落实,因此,今年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时间相对也会顺延。


在音乐专业学生中,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受到的影响最明显——这些专业学生的一个主要就业渠道是专业院团,但是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国内演出市场停摆,一些小规模的乐团、演出经纪机构甚至开始裁员。不少演出机构、专业院团的招聘人数减少,或者招聘延期。


继续深造, 国内外硕士都不好考


今年的疫情来得突然,使许多应届毕业生措手不及,没有报名参加2020年硕士、博士研究生考试又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或者报考了没有被录取的人,处境就比较尴尬。还有一部分毕业生申请了海外的院校并拿到了offer,但是鉴于这些国家目前还处于疫情高发期,社会环境还不够稳定,留学计划可能要被迫取消或延期。这些毕业生面临着新的困境——是继续等待海外的学校开学,还是马上着手在国内找工作?或者报考2021年国内高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考试?无论是哪一种选择,都意味着要有一段待业期。


据统计,每年到海外留学的中国音乐专业学生约十几万,即便有一半不再去留学,准备在国内继续深造,那必将使本来就紧张的国内升学考试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近年来,随着就业门槛的不断提高,国内企事业单位对员工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例如,目前一线城市的重点中小学音乐教师,大多需要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进入高校、专业研究机构担任专业教师或研究员需要博士以上学历。因此,音乐专业学生本科毕业之后,70%以上会选择报考国内外的硕士研究生;而硕士研究生,特别是音乐史、音乐学、作曲等音乐理论专业的毕业生,多半也会首选考博。


据统计,近两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逐年增加,但各高校的招生计划没有明显增加,考取率增长较小。3至5年内,报考国内音乐专业院校的人数一定会增多,竞争会更加激烈。


各部门携手,降低疫情负面影响


为了推动就业、尽量降低疫情对就业的影响,帮助毕业生拓展信息平台,各地教育部门与企事业单位、高校联合举办了系列云端招聘会、讲座等。


哈尔滨音乐学院成立了管弦乐团、民乐团、合唱团三个院级演出团体,每年提供35个助理演奏员就业岗位,吸引学院应届毕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前来应聘;采用就业导师制,指定一名教师负责学生的就业指导,建立学院领导、各行政教辅部门和各党总支、教学系工作人员、专业教师“一对一”结对指导,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开展精准推介、重点推荐、个性化辅导、责任包保。目前,硕士研究生就业率比去年同期有所提高。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创新疫情期间就业指导模式,召开线上专项会议6次,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220余人次。根据音乐艺术类毕业生的特点,学院广泛发动毕业生的指导教师、校友及校友企业、传统就业联系单位等关注并参与就业指导、岗位推荐。


目前,全军正在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包括艺术专业人才。其中,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招聘合唱、独唱、民乐演奏、器乐演奏、民乐指挥、器乐指挥等多个音乐、舞蹈专业工作岗位。军队文职人员的待遇保障高于地方同类人员,包括工资、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福利抚恤等,值得毕业生尝试。


开阔视野,改变思路实现就业


客观来看,有些就业方面的困难是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比如,原本每年6月举行的博士研究生录取考试被延迟,上海等一些大城市每年5月、6月公布积分落户条件,由于疫情而被推迟。但有些就业问题一直存在,只是被突发的疫情放大而已。例如,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表示,一些学生就业观念比较偏执、狭隘,一定要找到有正式编制的工作,或者只找与自己专业完全对口的单位,导致就业进度受阻;有不少学生不愿意离开北上广深以及各省的省会城市,不愿去基层工作,不愿去省会以外不发达的城市工作,但自身能力又没有明显的竞争力,面临生活成本高昂、人才竞争特别激烈的巨大挑战时便处境尴尬。


“我们每年都会举办很多就业指导讲座,邀请一些在中西部等相对偏远地区的校友来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启发同学们开阔就业思路。”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陆平总结,大城市的优势在于工作机会多、文化氛围浓厚,缺点是生活成本高、生存压力大,毕业生要长远地、综合地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城市的发展、行业的前景、对自身条件的客观评估等,慎重地做出选择。


陆平分析,上海的许多工作岗位,包括中小学音乐教师、青少年宫的相关职位等,要求应聘者必须有上海户口,而很多不要求户口的岗位可能与学生的专业并不相关;由于在上海落户非常困难,一些毕业生可能为了落户而选择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到底是追求地域环境还是追求专业的发展?是在一线城市成为漂泊一族,还是在三四线城市过安稳的生活?毕业生要理性地权衡利弊,做出合理规划。


引导学生拓宽上升通道


就业的困难很大程度地反映出学生在校的学习内容与社会需求的脱节。要解决这一困难,首先需要高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毕业要求为准绳。


高校要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敏锐地感知各行业的发展变化、积极地了解真实的社会需求,建立完善的就业评价与激励机制,帮助学生拓宽就业、升学的上升通道。近几年,一些高校已经尝试开始应用型课程,比如,星海音乐学院的弦乐应用课程、中国音乐学院的外国歌剧经典片段的准备与实践课程,都在帮助学生及早了解自己的专业应用场景、提升舞台实践能力与适应能力。


去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指出,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不仅要胜任基础音乐教育,还要胜任大学音乐专业课及音乐公共课的教师。教育部要求,每一所高校按照人数的0.15-0.2%的比例配备美育教师,这意味着,每所高校必须配有15至20位专职美育教师,而师范大学的学生恰好在包括美育素养在内的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师范大学毕业生将来可成为美育专职教师的主力军。


目前,很多新兴行业为音乐专业学生带来新的机会,例如,音乐与人工智能、音乐治疗、网络音乐制作、音乐评论及专业自媒体经营、线上陪练、音乐经纪人、录音、歌剧艺术指导等。不少高校对自主创业的学生给予求职创业补贴,在毕业之前就有专门的创业指导、实践课程。广西师大音乐专业学生开发的学习尤克里里的手机APP,获得阿里巴巴的千万元投资,成为学生创业的楷模。


继续深造是毕业生的另一大上升渠道。本硕连读的培养将成为音乐教育专业方向的趋势,高校应为学生终生学习做好顶层设计,在本科或硕士研究生阶段为其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如果本科口径设计不够宽、综合知识不够,学生很难向上发展。例如,许多音乐专业学生的语言基础不够好,导致英语托福考试不能过关而无法进入海外知名院校深造。为了帮助学生提供英语水平,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强力推行专业英语课程。


音乐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报考博士,也不一定要挤到音乐舞蹈学博士的独木桥上。文化基础好、拥有合理的相关学科理论架构音乐专业学生,可以报考文学大类下的文艺学、文艺批评、美学,教育学大类下的课程教学论和民族艺术与教育,历史大类下的专门史、断代史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等。



标签:学音乐







文章评论:

 以下是对 [2020届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升学到底有多难?]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