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琴三年后的对比:你肯坚持,孩子就不会放弃!

发布时间:2020/9/4 19:48:57 来源:沈阳吉他培训 发布:刘巍老师 阅读:


儿子放学后告诉我,他把自己最心爱的“水晶猴”送给了班上的一个女生,因为那个女生在音乐课上弹奏了钢琴曲《梦中的婚礼》,把儿子给感动了。儿子说他也想弹《梦中的婚礼》,还要学会莫扎特所有的名曲,我说会的,只要肯努力。


儿子打开琴盖准备练琴,看着他认真而执着的小背影,我忍不住追问了一句:“你还后悔妈妈让你学钢琴吗?”


“不后悔!我要谢谢你,妈妈”,儿子回答。


听见这话,我差点儿热泪涌出——我一直坚信他长大后会理解我的苦心,只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儿子从4岁开始学琴,已经坚持了3个年头。这3年多来,儿子的学琴之旅是风风雨雨,涕泪交融,尤其是头一年,正是任性而淘气的年纪,要他安静地坐五分钟都难,每晚都要在动画片和练钢琴之间打拉锯战。


姥姥总是无比心疼地劝我:“别学了,将来又不靠这个吃饭”。我却坚定不移,没给儿子打退堂鼓的机会!回头细算,这学琴的三年里,除了节假日外出或者生病,儿子没耽误过一天练琴,连我自己都佩服自己的毅力。


为什么要那么坚持?


说起初衷,可能会被圣母妈拍砖——我让儿子学钢琴,第一原因正是为了弥补自己的童年遗憾。我有一个热爱音乐的父亲,小时候物质很贫乏,但父亲还是买了一台简单的收录机,三两盘磁带每日轮回播放,夜晚在《军港之夜》里入梦,早晨被《九九艳阳天》唤醒,算是实现了最早的音乐启蒙。


可是仅此而已,家里买不起更昂贵的乐器,也没人能教我乐理,我在潜移默化里深深地爱上了音乐,可又无从表达。上音乐课时,老师有时会带来一台电子琴,我偶尔能偷偷触碰一下琴键,都觉得无比满足。


上大学后,认识了一位会弹钢琴的朋友,每每见她纤纤玉指在钢琴键上行云流水般地拨动,心底的感动与羡慕,真是难以言表。


参加工作后,碰巧公司旁边有一家琴行,我便果断去报名学习——久违了几十年,终于夙愿得偿,我分外珍惜这个机会,一练就是好几年,从最初级的《小汤I》到复杂点儿的《梦中的婚礼》,从单身小年青到成为身怀六甲的孕妇,是的,我的大宝儿子,在我肚子里,就陪我每天弹钢琴。胎教的功效很好。


儿子还在襁褓中时,给他来点儿音乐,就能瞬间安静;1岁多带他逛街,经过音箱店定要停下来一起摇摆;2岁多被姥姥带着跳广场舞,几乎都能踏对节拍;3岁多就主动要求弹钢琴,每天都要乱弹好一阵。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的儿子对音乐有兴趣,这一点我确信无疑!


既然孩子有兴趣,家里也承担得起,为什么不让他学呢?我不想让孩子再重复我的遗憾。


于是从儿子4岁开始,我便让他正式学琴。但是,真正的学一项技能,需要付出很多的辛苦,要学习枯燥音符,要端正姿势,每天要保持固定的练习时间,结果“兴趣”很快就衰减。再加上老人的宠溺,动画片的诱惑……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如果真是什么都由着“兴趣”,只能一事无成。


所以,除了兴趣,更重要的是“坚持”,是家长陪着一起作战的坚持!


可能会有人疑问:家长陪学或陪读,会不会让孩子形成依赖?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边玉芳表示:12岁以下的孩子,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当家长表现出对子女所学内容的兴趣,并给予陪伴,孩子面对学习困难会更具坚持性。但是,这种陪伴的坚持,并不是简单地坐在旁边。


就拿儿子学钢琴这事,作为妈妈,我自己也长期保持着对音乐的兴趣,无论是家里的CD,电脑里的MP3,还是车载的播放器,都有我多年来精选出的一些世界名曲。


孩子练琴时,我会坐在旁边认真倾听,当他弹得熟练流畅时,我会“流露”出陶醉的神情;当他有些懒怠时,我会自己去弹几曲,或者故意弹错儿子的作业,他就会亲自来纠正。


就这样,一年一年坚持下来,儿子从最初的“被强迫”,到逐渐体会到学习的满足感,再到自设目标、自主练习,我想这种积极的影响是长远的,并不仅仅是学会一件乐器。


跟我儿子同时学钢琴的一位邻居,也是男孩,只学了两个月就放弃,他妈妈一次见到我说,他家孩子好动,坐不住,不太适合钢琴,打算去改学架子鼓。三个月后,这位妈妈跟我讲,儿子打架子鼓力度有些不够,也放弃不学了,目前正在寻找武术教练,儿子想学武术。


一个几岁的孩子,除非是天赋迥异,学什么都不会容易,如果家长不肯陪伴坚持,注定只会是一次次选择,一次次放弃。学不会钢琴和架子鼓都没关系,可怕的是孩子习惯了遇到困难就退缩,习惯了“我不行”的思维定式。


我让孩子坚持学钢琴,不是为了让他成名成家,夺魁夺冠。而是为了让他能领悟到音乐之美,能有更丰富的人生。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让孩子体会到“坚持就是胜利”这一简单而重要的哲理。


坚持,的确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项品格。我的一位老师曾教导我:在这世上,100%的人都有梦想,能将梦想付诸行动的不足50%,付诸行动后,一直坚持走下去的则不足1%,最后的成功者,只从这1%里诞生!


是的,我自己也亲自体会过“坚持”的意义。


当年打算考研究生时,得知该专业每年的录取名额仅二三十个,而报名现场却来了好几百人,掐指一算,成功概率不到10%。备考半年后正式进入考场,发现竞争者只剩下一百多。在接下来两天的考试里,每考完一科,就会走掉一些人(感觉及不了格,提前放弃),最终能坚持考完最后一科的,不过五六十人。所有坚持考完的人,都有50%以上的录取概率!


我的本科学业并不算好,与学霸相比智商也不算高,之所以能把考研坚持到最后,也得益于我母亲的一席话:“既然你决定了,就坚持到最后,考完再说。”


一个人的信心之源,最初恐怕都是来自成长过程中父母双亲的鼓励和信任。


如今我自己也身为母亲,有责任把这种信心传递给孩子,并让他坚持下去,让孩子通过努力赢取进步,让成功的满足感带给孩子“自我认同”,那将是意义更深远的自立和自信。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二胎妈妈圈”(ertaimama)

介绍二胎备孕、二胎孕期、二胎育儿知识,分享俩宝之家的原创故事。



标签:学琴







文章评论: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片